150亿遗产背后, 宗家商业版图持续扩大, 娃哈哈被“掏空”?

  • 2025-07-22 01:13:28
  • 763

很多人好奇宗庆后的150亿遗产从哪里来的,如果你听过他之前夸宗馥莉的一句话就明白。宗庆后曾经夸赞宗馥莉,说她的宏胜饮料集团利润率比我的娃哈哈高。

看懂了吗?一家代工企业,利润率竟然比品牌方还高,这还真的少见,你有听说过果链企业的利润率比苹果高吗?

娃哈哈集团发展到现在,看起来国资仍然是第一大股东,持股46%,宗家只是第二大股东,持股29.4%。但实际上,在娃哈哈集团之外,还有一个只属于宗家的娃哈哈,规模还更大。

宗家的娃哈哈是怎么发展起来的?规模到底有多大呢?今天就来深扒一下。

上世纪90年代,娃哈哈和达能展开合作,成立了39家合资公司。而宗庆后又私自成立了35家非合资公司,这些公司的股权结构非常复杂,背后有10多家注册在海外的离岸公司。实际上,这些离岸公司的控制人就是宗家。

要知道那个时候娃哈哈集团还是国资100%控股,是一家纯正的国企,直到2000年左右改制后,才形成了现在的股权结构。

也就是说宗庆后拿着娃哈哈的商标开公司,却不用支付商标费用,也不用和娃哈哈集团分享利润,这些非合资公司就为宗家的商业帝国打下了基础。

其实,当时就有人质疑宗庆后涉嫌转移资产到海外。不过,宗庆后坚决否认,说这些离岸公司有些是他的外商朋友设立的。

进入2000年之后,宗家商业帝国继续扩张,成立了很多新公司。比如2003年,杭州宏胜饮料有限公司成立,由宗馥莉控制的离岸公司恒枫贸易持股90%。这家公司就是现在的宏胜饮料集团,由恒枫贸易100%持股。

宏胜一开始只有一条饮料灌装线,为娃哈哈代工饮料。发展到现在不得了,在全国共有20个生产基地,40多家子公司,100多条生产线,2020年还跻身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。

除了“宏胜系”,宗家旗下还有“宏振系”,“启力投资”等大量公司。如今,宗馥莉名下关联210余家企业。

娃哈哈集团的上下游产业链几乎都掌握在宗家手里,涉及生产、物流、包装、营销广告等等业务。

再看看娃哈哈集团,目前直接投资的企业只有15家,状态为存续的企业共12家,而且11家持股比例均在50%以下。

所以,别看宗家在娃哈哈只有29.6%的股份,但凭借着掌控了娃哈哈上下游产业链,话语权非常大。去年宗馥莉撂挑子不干,最后还不是把她请回去了。

在宗馥莉全面接手娃哈哈之后,她更是加快了去娃哈哈化。高管全部换成“宏胜系”,员工要求转签宏胜集团。

还有就是关停了18家工厂的生产线,然后又布局了18条高速水线,背后基本上都是宏胜。另外,14省经销商也被要求转签“宏胜系”公司。

当然,还有更炸裂的操作。在今年2月,宗馥莉试图将387件“娃哈哈”系列商标从娃哈哈集团转移到她个人控股的娃哈哈食品。后来因为舆论发酵,才被国资阻止,没有转让成功。

如果连商标都被转走了,娃哈哈集团还剩什么?不就是一个空壳吗?本来现在也没剩下什么了,就一个商标值钱,其它的都到宗家旗下了。

根据凤凰网《风暴眼》报道,之前杭州上城区文商旅集团和宗馥莉谈判过,有意将持有的46%股份转让给宗馥莉,但价格没有谈拢。看起来国资萌生了退意,不想继续掺和下去。

不过,说实话,一个国资被一步步反客为主,最后被迫退出,混的也真够惨的。宗家和娃哈哈的利益纠葛,真的太复杂了,要算清楚恐怕没那么容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