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9+TP35PRO组合, 音质不仅耐听还耐看

  • 2025-07-30 08:47:04
  • 313

在如今的音频市场,各类耳机与解码器层出不穷,对于音乐爱好者而言,想要找到一套能精准传递音乐本真、性价比又高的设备并非易事。尤其是在中低端价位,既要兼顾音质表现,又要在工艺设计和功能适配性上有亮点,更是对品牌实力的考验。

而 EPZ 作为从声学领域多方面积累沉淀而来的品牌,其旗下产品往往能带来不少惊喜。这次,EPZ的两款热门产品深深吸引到了我——EPZ K9 入耳式有线耳机和 EPZ TP35PRO 音频解码器,无论哪一款的表现单独拿来说都是满满的诚意。想看看它们各自的表现如何?以及组合在一起能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?给大家来展开唠唠。

EPZ K9 入耳式有线耳机:多单元加持的声学新体验

开箱细节与配件解析

首先来说说耳机吧,这次EPZ K9的包装真的很惊艳到我,包装盒采用天地盖设计,包装盒的画面非常的炫丽,像是看到了一副现代化的《星空》画,外层覆有哑光膜,摸起来有细腻的颗粒感,质感类似那种镶嵌般的质感。

正面烫金的品牌 Logo 在低调中透着精致,整体质感做的非常的高端,光看包装就已经好像在为耳机的颜值做铺垫了。

打开盒盖,内部是分层结构,上层用黑色泡棉固定着耳机主体,右边放着一个皮质收纳盒,收纳盒表面是类似耳机面板的纹理,主体配色为蓝色,中间的图案搭配上外围的这圈白圈,有股波斯环形艺术的感觉, 用手捏一捏,明显感觉到内部植绒,抗压能力出乎意料的不错,而且大小差不多刚好可以再容纳一个小尾巴(是不是在收纳盒上就已经打好算盘咯)。

下层放着是配件。配件清单相当扎实:3 对不同尺寸的硅胶耳塞(S/M/L)、3对液态硅胶耳塞、再就是一根4股6N的单晶铜线搭配上3.5mm、4.4mm的可换插头。

外观工艺与佩戴感受

K9 的外观堪称 “声学工艺品”。K9的颜色选择上面有两个:玄武黑和冰雪银。

值得一提的是,EPZ考虑到了用户的个性化体验,外观颜色可以通过定制来满足用户的喜好,我入手的是冰雪银的配色,我觉得这款配色是最漂亮、最能展现出这款耳机工艺美的颜色,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金属抛光面板与透明无色树脂腔体的组合。面板的手工烧箔工艺是最大亮点,在高温烧制下,金属箔呈现出不规则的冰裂纹理,蓝紫色与银白色交织,搭配 CNC 镂空金属框架,光线照射时像碎冰反射阳光,每一只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。

腔体采用透明树脂材质,能清晰看到内部的声学结构:8mm PEK+PU 复合振膜动圈单元位于下方,负责低频输出;上方两组动铁单元呈对称分布,分别对应中频(32257 复合双动铁)和高频(31735 复合双动铁),三组单元通过独立导管连接出声口,三分频设计一目了然。

作为一圈八铁的耳机,尽管腔体看起来偏大,但是实际佩戴起来感觉体积控制得很不错,单只重量仅 5.4g,佩戴时还是比较轻松的。内侧弧度贴合耳廓轮廓,公模设计适配大多数人耳型,在我连续佩戴 2 小时听播客,耳廓没有明显胀痛感,但是感觉可能对于少部分小耳廓的人来说,佩戴上面我觉得可能会带来一点账感,将耳塞换成小号的液态硅胶耳塞应该就会好很多的。

k9的音质表现

EPZ K9 耳机采用了一圈八铁的九单元混合架构,在音频领域展现出独特的技术优势。

低频部分,由一颗直径 8mm 的 PEK + PU 复合振膜动圈单元承担,这种复合振膜结合了 PEK 材料的高刚性与 PU 材料的柔韧性,有效降低了失真,同时在动态响应、低频下潜以及回弹方面表现出色,能够营造出极具氛围感的低频效果。

中频部分配备了两颗定制的 32257 复合双动铁单元,共同构建成 4 中频动铁架构。这一设计使得耳机在中频的解析力上表现良好,在瞬态和细节呈现方面也十分出色,能清晰还原中频的各种声音细节,无论是人声还是乐器声,都能精准展现。

高频部分则由两颗定制的 31735 复合双动铁单元负责,它们显著提升了耳机在高频以及极高频段的顺滑感和细腻度,让高频声音清晰且不刺耳,延伸自然。

这三组单元均设有独立导管,并且通过物理结构与电子元器件双重分频,再结合电子分频技术,共同形成了这套成熟的三分频系统。在实际聆听体验中,K9 的中心成像更加扎实,中高频的音色一致性相较于动铁与平板搭配的耳机也更高,声音过渡更加自然流畅,无论是欣赏流行音乐、古典音乐还是其他类型的音频,都能为用户带来高品质的听觉享受 。

在手机直推(3.5mm 单端)的情况下,K9 14Ω 阻抗和 108dB 灵敏度的特性让它很容易驱动。低频部分,那颗 8mm 的 PEK + PU 复合振膜动圈单元发挥得淋漓尽致。量感十分充足,营造出浓郁的音乐氛围,每一次鼓点的敲击都仿佛直击心灵。在聆听节奏感强烈的电子音乐时,低频的爆发力让人不禁随之律动,下潜深沉且富有弹性,回弹迅速,没有丝毫拖泥带水。播放流行歌曲中的贝斯线条,清晰可辨,音符间的饱满度和质感,让整个音乐的根基更加稳固。中频堪称 K9 耳机的一大亮点。两颗定制的 32257 复合双动铁单元构建的 4 中频动铁架构,赋予了中频出色的解析力。人声表现尤为突出,尺寸合理,距离感恰到好处,仿佛歌手就在耳边吟唱。无论是男声的醇厚,还是女声的甜美,都能被精准还原。在试听经典的流行老歌时,歌手嗓音中的细微变化、情感的细腻转折,都清晰地传达出来,咬字清晰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。由于其音色略微薄亮,对女声的演绎更为惊艳,有种 “女毒” 的倾向,让人沉浸在女声的柔美之中。

高频部分同样可圈可点。两颗定制的 31735 复合双动铁单元,为高频带来了丰富的信息量和优秀的解析力。高频延展自然,没有丝毫 “铁味” 的干涩,反而十分丝滑。在聆听古典音乐中的小提琴高音部分时,琴弦的颤音、泛音清晰可闻,声音通透且不刺耳,与中频的衔接也非常流畅,过渡自然。播放一些 ACG 音乐中的高音吟唱,能轻松展现出空灵、清澈的感觉,将歌曲中的奇幻氛围完美烘托。

歌曲实测表现

低频部分,8mm 动圈单元的优势明显,听《渡口》前奏鼓点时,下潜深度适中,弹性十足,鼓皮振动的余韵清晰,量感控制得不错,不会掩盖中高频细节。中频人声距离适中,听李宗盛的《山丘》,嗓音的颗粒感和胸腔共鸣被还原得很真实,两颗 32257 动铁单元让中频密度足够,情感表达细腻。高频方面,31735 动铁单元解析力在线,小提琴的泛音延伸自然,听《流浪者之歌》时,高频明亮但不刺耳,细节丰富却不过分强调,避免了 “齿音轰炸” 的问题。

总的来说,EPZ K9 耳机曲风上面的适应度还是很强的,每个频段都展现出了较高的水准,无论是流行、古典、ACG 还是其他类型的音乐,都能有令人满意的表现。而且整体声场呈椭圆形,横向宽度优于纵向深度,适合流行、人声等。

EPZ TP35PRO 音频解码器:小身材的大能量

开箱设计与做工

TP35PRO 的包装相对比K9就更小巧了,正方形纸盒表面做了微磨砂处理,侧面印着解码芯片型号 “Dual CS43198”,直接点明核心配置。

打开包装,解码器被透明塑料壳固定在中间,周围是配件:Type-C 供电线、3.5mm 转接线、说明书和保修卡。

机身尺寸仅 62×42×14mm,比信用卡稍大,重量约 40g,放在掌心几乎无感。外壳是铝合金材质,经过阳极氧化处理,表面呈细腻的灰色磨砂质感,日落海的配色做成了由蓝色到金色的渐变,不得不说这个颜色跟K9的冰雪银搭在一起特别般配。

同时边缘做了圆角处理,握持时不会硌手。正面是透明亚克力开窗,能看到内部电路板的布局,两颗 CS43198 芯片并排焊接在中央,周围电容和电阻排列整齐,透着一股工业美学。

顶部是 4.4mm 平衡输出口和 3.5mm 单端输出口,侧面是 Type-C 输入口和音量调节键,按键按压反馈清晰,段落感明显。

核心配置与功能实测

作为一款便携解码器,TP35PRO 的参数相当亮眼。搭载两颗 CS43198 解码芯片,支持最高 DSD256 和384kHz/32bit PCM 格式,用电脑播放无损音乐时,Foobar2000 能正确识别解码格式,没有出现掉码或卡顿。输出功率方面,32Ω 负载下,单端 112mW 和平衡 262mW 的推力,驱动 K9 这种低阻抗耳机绰绰有余,甚至能推动一些阻抗较高的头戴式耳机。

实际使用中,2 档增益调节很实用:低增益模式搭配 K9,声音更干净,底噪几乎不可闻;高增益模式下,动态范围更宽,听交响乐时乐器的层次感更清晰。5 种滤波模式通过音量键组合切换,其中 “快速滚降” 模式高频更通透,适合听弦乐;“慢速滚降” 模式中频更温润,人声表现更出色。

此外,UAC1.0/UAC2.0 切换功能让它能兼容手机、Switch 和电脑,连接 Switch 玩《塞尔达传说》时,环境音效的方位感比主机直出强很多。

音质表现

将 TP35PRO 连接电脑作为独立解码器,搭配普通监听耳机时,其声音风格偏向中性通透。解码 DSD 格式文件时,背景干净度很高,THD+N 低至 0.0005% 的优势显现,听轻音乐时几乎听不到底噪。中频人声位置比手机直推更靠后一些,线条感更清晰,听蔡琴的《渡口》,嗓音的厚度和磁性被还原得很到位,没有刻意加染。高频延伸顺滑,听小提琴独奏时,泛音丰富但不刺耳,这与 CS43198 芯片的特性相符。低频量感适中,下潜深度中规中矩,主要胜在控制力,大动态下不会出现失真。

APP调节

EPZ TP35PRO的配套应用“EPZ Audio”并非简单的辅助工具,而是其声学性能的重要延伸。其功能设计既兼顾专业用户的深度需求,也为普通用户提供了便捷操作路径和“高自由度”的玩法。

应用核心功能之一为10段EQ均衡调节,覆盖20Hz至20kHz全音频频段,每段可进行±10dB增益调整,且支持Q值(带宽)参数细化设置。这种设计使声音调节具备“频段靶向性”——例如针对低频混浊问题,可精准衰减100Hz频段2-3dB;针对人声齿音过重,则可在8kHz频段进行适度削减。

还有数字滤波模式,提供5种算法选择,不同模式对声音的瞬态与相位特性影响显著。其中“最小相位”模式下,音频信号的相位失真较低,在听《渡口》时前奏鼓点的瞬态响应更清晰;“慢速滚降”模式则延长高频泛音衰减时间,使小提琴独奏的音色更温润。

K9 与 TP35PRO 组合:1+1>2 的声学协同

从参数上看,K9 14Ω 的阻抗与 TP35PRO 32Ω 下 262mW(平衡)的输出功率匹配度很高,解码器能充分驱动耳机的九单元架构。

K9可以轻松连接 TP35PRO的4.4mm 平衡口,平衡输出相比单端能减少信号干扰,这对 K9 这种多单元耳机来说,能更好地发挥三分频的优势,避免单元间的信号串扰。

组合音质听感

连接 4.4mm 平衡口后,第一感受是声场明显开阔,横向和纵向的分离度比单端提升一个档次。听《拉德斯基进行曲》时,铜管乐器在左侧,弦乐在右侧,指挥的位置在中央后方,层次分明,仿佛置身音乐厅现场。这得益于 TP35PRO 130dB 的信噪比,让 K9 的声音背景更干净,细节得以充分展现。

低频方面,在解码器的驱动下,K9 的 8mm 动圈单元潜力被完全激发,下潜更深,弹性更足。听《鼓诗》时,鼓点的冲击力更强,同时余震的衰减过程更自然,量感比手机直推增加约 10%,但不会影响中高频。中频人声在平衡输出下密度更高,听陈奕迅的《十年》,嗓音中的气声和转音细节比单端更清晰,情感表达更细腻,这与 TP35PRO 对中频的优化和 K9 双动铁中频单元的特性相辅相成。

高频部分,两者搭配后延伸更顺滑,31735 动铁单元的优势被放大,听《青藏高原》时,高音部分通透不刺耳,泛音丰富,没有出现毛刺感。这得益于 TP35PRO 对高频失真的有效控制,以及 K9 独立高频导管的设计,让高频信号传输更纯净。

总结

这套组合适合追求高性价比的 HIFI 入门玩家,既能满足日常通勤听流行音乐的需求,也能在家静下心来欣赏古典乐和无损音频。K9 的可推性加上几乎所有的曲风适应和 TP35PRO 的多功能性,让它们有很大的升级空间,后期可以通过播发器进一步提升音质。

对于喜欢个性化外观的用户,K9 的手工烧箔面板和 TP35PRO 的蓝金渐变以及透明开窗设计,也能满足颜值需求。